内容简介: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它不仅可以使我们熟悉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学和思维方式,而且将会照亮人类心灵中朦胧昏暗的领域。而文化语言学通俗地说就是将文化与语言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科学。
中韩两国同属东方文化圈,韩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两国文化更是“同”大于“异”,但从语言上来说,两国语言不仅属于不同的语系,而且基本语法结构也不同。本研究致力于对中韩这种文化基本相同、但语言却非常不同的两种语言文化进行对比并借此来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寻求以往东西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所难以发现的特点。
以往的韩国文化语言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以韩国人为中心进行的,韩国文化研究则多侧重于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以中国人为中心的韩国文化研究多关注于中国文化在韩国的传播研究。本研究是从同处汉语文化圈的中国人的视角去观察韩国的文化与语言,更关注中韩语言文化的微观差异,可以更加客观、细致地对韩国文化做出分析。
本系列研究共包括五部专著,分别是《韩国自然文化语言学》《韩国生活文化语言学》《韩国精神文化语言学》《韩国文化语言学综论》和《语言与文化》,共计193万字。本研究囊括了韩国社会文化的整体,是在对韩国文化事实和要素进行全面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来阐释韩国语与文化的关系。
《韩国自然文化语言学》(40万字)研究韩国自然文化与韩国语的关系,共四章,分别是:人体与语言、地理环境与语言、动物与语言、植物与语言。
《韩国生活文化语言学》(38万字)主要涉及与韩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和语言内容,共十章,分别为:饮食与语言、服饰与语言、住居与语言、出行与语言、农业与语言、政治法律与语言、经济与语言、军事与语言、医学与语言、教育与语言。
《韩国精神文化语言学》(36.4万字)主要研究韩国精神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共十一章,分别为:事大主义与语言,关系与语言,敬语与交际,人名与语言,地名与语言,外貌与语言,婚丧嫁娶与语言,性别与语言,宗教、信仰与语言,文学与语言,曲艺与语言。
《韩国文化语言学综论》(42.6万字)是在《韩国自然文化语言学》《韩国生活文化语言学》《韩国精神文化语言学》等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综论性研究,共十三章,分为绪论篇、自然文化篇、生活文化篇、精神文化篇、结论篇。
与上述四部重点关注韩国文化与韩国语之间的关系所不同的是,《语言与文化》(36万字)重点研究跨文化视域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语言与文化关系,共分四编十八章,中第一编为“感觉、体验、文化与语言”,第二编为“文化与语言变化”,第三编为“文化与语言共性”,第四编为“文化与语言差异”。





作者简介:
王芳,1975年生,女,山东泰安人,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义学、中韩语言对比。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解放军外国语2022年世界杯官方网学报》《东疆学刊》以及韩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韩国语汉字词与汉语词对比研究》(专著)、《韩国语汉字词学习词典》(编著),在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韩国语前缀系统研究》(专著)。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分别是《韩国语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对比研究》(2015-2018)、《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韩国语研究》(2020,在研),主持并完成“海外韩国学”项目“以中国人为对象的韩国语汉字词学习词典的编撰及相关课程的开设”(2012-2015)。
王波,1975年生,男,山东诸城人,副教授,特殊教育学博士,现在为潍坊2022年世界杯官方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特殊教师教育、特殊教育。近些年来,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特殊教育》等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特殊教育教师评价》一项、2017年度中国残联盲文项目一项,参与课题项目10余项。